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奖励资助 -> 学子风采 -> 正文

逐梦国奖 | 周凯凯: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

发布日期:2023-01-24   来源:宣传部   点击量:

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

专访我校2022年

国家奖学金获得者:周凯凯

“凡是过去往事,皆为开场序曲;凡是努力用功,皆为存储积累;凡是有备无患,皆为后顾无忧;凡是专心付出,皆为坚持制胜。机会永远会垂青有准备的人!硕果永远会结给认真耕耘的人!成功永远会属于最自律的人!”这是对来自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周凯凯最好的诠释。

劳逸结合 张弛有度

在周凯凯眼中,学习不是死读书,她并不喜欢一味地扑在书本中,长时间的学习并不能保证其效果和效率,还可能适得其反,在采访中她提到,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当中,合理安排时间,将碎片时间有效化是极为重要的,所以当她感到学习效率开始下降时,不会强迫自己继续做题,试着改变思路,找到能够放松的方式,比如练习书法,给予自己一个可以静心的环境同时还能感受书法的魅力,不仅能够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,还能及时调整心态,以放松的状态投入后续的学习。

笃志前行 虽远必达

周凯凯认为学习当中勤快是必不可少的,她喜欢在学习前做好规划、制定目标,目标的制定不需要太过远大,勤能补拙,重要的是能够为此付出时间,用勤奋和努力来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。与此同时,勤与老师沟通交流、缩短与老师的距离感,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,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,及时查漏补缺。再就是热爱,热爱可抵万难,要热爱所学的专业,再难的知识也会变得有趣起来,就像她享受上台讲课的每分每秒,把知识讲授给他人,在传递知识的途中能够巩固自己的专业能力,还可以获得满足感。最重要的是坚持,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四年来她坚持早起,上课认真听讲,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,利用课余时间,参加各种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。

除此之外,周凯凯还是图书馆的常客,她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,补充相关的专业内容,查阅一些额外的知识来开阔自己的眼界,用自身实际行动证明了坚持的重要性。因为大学更注重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,没有人会一直督促自己,所以她始终相信“坚持才会有结果,前方才是康庄大道。”成功永远不会降临到懒惰者的身上,只有持之以恒,方可抵达胜利的彼岸。

进学致和 行方思远

周凯凯作为学习委员,在学习中积极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,拉近与同学们的关系,努力做好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,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同学遇到困难或棘手的事情,会主动帮助同学并给出自己的建议,在她看来帮助同学、服务同学不只是班干部的责任,更是获得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。不仅如此,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前提下,周凯凯还积极参加学院、系、社团组织的各种竞赛和活动,通过这些活动使她在人际交往和团体协作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。无论什么年纪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,精神世界才会充实丰盈,眼界才会愈加开阔,也才能更有底气,从容面对人生的荆棘与坎坷。大学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,是教会我们不断成长、不断勇敢的地方,是一个可以尽情展现自己才能的地方,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些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,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与美好。

坚持信念 未来可期

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”人生道路上虽有苦难,但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被发掘,只要心中有梦想,就一定会梦想成真。在采访接近尾声时周凯凯提到,在这青春洋溢的道路上,我们不要操之过急,用正好的年纪去做刚好的事,相信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,无论遇见好与坏,享受就好。爱每一个今天,期待每一个明天,相信自己的闪闪发光,将美好的青春在西译珍藏。

获奖情况介绍:周凯凯,中共党员,自入学以来她凭靠自己努力先后获得2021-2022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、2020-2021学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、2022年4月获得“十佳大学生”提名奖、2021年获得“优秀团员(标兵)”称号、2021年6月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、2021年4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教育学院二等奖、2022年5月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教育学院三等奖等荣誉,先后参与2021年1月参与陕师大CEEE“健康家庭”项目的调研活动,并主持项目总结大会、2021年7月在教育学院党委的组织下参与宿舍调整党员志愿者活动、2021年9月至今参与教育学院学风督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等多次志愿者服务,参加2021年10月参与教师科研项目“西安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——以‘专创融合’为视角(JY86)”、2021年6月参与教师校级科研“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”、2022年1月参与横向科研项目“X公司营销策划方案设计(22XYH085)” 、2021年11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(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“健康养育”云平台建设项目)校级立项,并发表论文—《陶行知教育理念视域下健康养育项目的建立与运行》等多次学术科研活动。